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郑冲晋王 曹魏 · 阮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五、文选卷四十
等死罪。
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等眷眷,实有愚心,以为圣王作制,百代同风,褒德赏功,有自来矣。
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耳,一佐成汤,遂阿衡之号;
周公藉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宅曲阜,奄有龟蒙
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
自是以来,功薄而赏厚者,不可胜数。
然贤哲之士,犹以为美谈。
况自先相国以来,世有明德,翼辅魏室,以绥天下,朝无阙政,民无谤言。
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羌戎东驰,回首内向。
东诛叛逆,全军独剋,禽阖闾之将,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威加南海,名慑三越。
宇内康宁,苛慝不作。
是以殊俗畏威,东夷献舞。
故圣上览乃昔以来礼典旧章,开国光宅,显兹太原
明公宜承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人。
元功盛勋,如彼;
国土嘉祚,巍巍如此。
内外协同,靡愆靡违。
由斯征伐,则可朝服济江,扫除吴会;
西塞江源,望祀岷山
回戈弭节,以麾天下,远无不服,迩无不肃。
今大魏之德,于唐虞;
明公盛勋,超于桓文。
然后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岂不盛乎!
至公至平,谁与为邻?
何必勤勤小让也哉!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释劝论 西晋 · 皇甫谧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一
相国晋王辟余等三十七人,及泰始登禅,同命之士莫不毕至,皆拜骑都尉,或赐爵关内侯,进奉朝请,礼如侍臣。
唯余疾困,不及国宠。
宗人父兄及我寮类,咸以为天下大庆,万姓赖之,虽未成礼,不宜安寝,纵其疾笃,犹当致身。
余惟古今明王之制,事无巨细,断之以情,实力不堪,岂慢也哉!
乃伏枕而叹曰:「夫进者,身之荣也;
退者,命之实也。
设余不疾,执高箕山,尚当容之,况余实笃!
尧舜之世,士或收迹林泽,或过门不敢入。
咎繇之徒两遂其愿者,遇时也。
故朝贵致功之臣,野美全志之士。
彼独何人哉!
今圣帝龙兴配名前哲,仁道不远,斯亦然乎!
客或以常言见逼,或以逆世为虑。
余谓上有宽明之主,下必有听意之人,天网恢恢,至否一也。
何尤于出处哉!
究宾主之论,以解难者,名曰《释劝》。
客曰:「盖闻天以悬象致明,地以含通吐灵。
故黄钟次序,律吕分形。
是以春华发萼,夏繁其实,秋风逐暑,冬冰乃结。
人道以之,应机乃发。
三材连利,明若符契。
故士或同升于唐朝,或先觉于有莘,或通梦以感主,或释钓于渭滨,或叩角以干齐,或解褐以相秦,或冒谤以安郑,或乘驷以救屯,或班荆以求友,或借术于黄神,故能电飞景拔,超次迈伦,腾高声以奋远,抗宇宙之清音。
由此观之,进德贵乎及时,何故屈此而不伸?
今子以英茂之才,游精于六艺之府、散意于众妙之门者有年矣。
既遭皇禅之朝,又投禄利之际,委圣明之主,偶知己之会,时清道真,可以冲迈,此真吾生濯发云汉、鸿渐之秋也。
韬光逐薮,含章未曜,龙潜九泉,𬒎然执高,弃通道之远由,守介人之局操,无乃乖于道之趣乎?
且吾闻招摇昏回则天位正,五教班叙则人理定。
如今王命切至,委虑有司,上招迕主之累,下致骇众之疑。
达者贵同,何必独异?
群贤可从,何必守意
方今同命并臻,饥不待餐,振藻皇涂,咸秩天官
子独栖迟衡门,放形世表,逊遁丘园,不睨华好,惠不加人,行不合道,身婴大疢。
性命难保。
若其羲和促辔,大火西颓,临川恨晚,将复何阶!
贵阴贱璧,圣所约也;
颠倒衣裳,明所箴也。
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冲灵翼于云路,浴天池以濯鳞,排阊阖,步玉岑,登紫闼,侍北辰,翻然景曜,杂沓英尘。
辅唐虞之主,化尧舜之人,宣刑错之政,配殷周之臣,铭功景钟,参叙彝伦,存则鼎食,亡为贵臣,不亦茂哉!
而忽金白之辉曜,忘青紫之班瞵,辞容服之光粲,抱弊褐之终年,无乃勤乎」!
主人笑而应之曰:「吁!
若宾可谓习外观之晖晖,末睹幽人之仿佛也;
见俗人之不容,未喻圣皇之兼爱也;
循方圆于规矩,未知大形之无外也。
故曰天玄而清,地静而宁,含罗万类,旁薄群生,寄身圣世,托道之灵。
若夫春以阳散,冬以阴凝,泰液含光,元气混蒸,众品仰化,诞制殊徵。
故进者享天禄,处者安丘陵。
是以寒暑相推,四宿代中,阴阳不治,运化无穷,自然分定,两克厥中。
二物俱灵,是谓大同;
彼此无怨,是谓至通。
若乃衰周之末,贵诈贱诚,牵于权力,以利要荣。
故苏子出而六主合,张仪入而横势成,廉颇存而赵重,乐毅去而燕轻,公叔没而魏败,孙膑刖而齐宁,蠡、种亲而越霸,屈子疏而楚倾。
是以君无常籍,臣无定名,损义放诚,一虚一盈。
故冯以弹剑感主,女有反赐之说,项奋拔山之力,蒯陈鼎足之势,东郭劫于田荣颜阖耻于见逼。
斯皆弃礼丧真,苟荣朝夕之忽者也。
岂道化之本与!
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欲混混若玄流,不欲荡荡而名发也;
欲索索而条解,不欲契契而绳结也;
欲芒芒而无垠际,不欲区区而分别也;
欲暗然而日章,不欲示白若冰雪也;
欲醇醇而任德,不欲琐琐而执法也。
是以见机者以动成,好遁者无所迫。
故曰,一明一味,得道之概;
一驰一张,合礼之方;
一浮一沈,兼得其真。
故上有劳谦之爱,下有不名之臣;
朝有聘贤之礼,野有遁窜之人。
是以支伯以幽疾距唐,李老寄迹于西邻,颜氏安陋以成名,思娱道于至贫,荣期以三乐感尼父,黔娄定谥于布衾,干木偃息以存魏,荆莱志迈于江岑,君平以道著,四皓潜德于洛滨,郑真躬耕以致誉,幼安发令乎今人。
皆持难夺之节,执不回之意,遭拔俗之主,全彼人之志。
故有独定之计者,不借谋于众人;
守不动之安者,不假虑于群宾。
故能弃外亲之滑通内道之真,去显显之明路,入昧昧之埃尘,宛转万情之形表,排托虚寂以寄身,居无事之宅,交释利之人。
轻若鸿毛,重若泥沈,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真吾徒之师表,余迫疾而不能及者也。
子议吾失宿而骇众,吾亦怪子较论而不折中也。
夫才不周用,众所斥也;
寝疾弥年,朝所弃也。
是以胥克之废,丘明列焉;
伯牛有疾,孔子斯叹。
黄帝创制于九经,岐伯剖腹以蠲肠,扁鹊造虢而尸起,文挚徇命于齐王医和显术于秦晋,仓公发秘于汉皇,华陀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
徒恨生不逢乎若人,故乞命诉乎明王。
求绝编于天录,亮我躬之辛苦,冀微诚之降霜,故俟罪而穷处(《晋书·皇甫谧传》)
圣贤高士传 其六 子州支父(《艺文类聚》作「子支伯」)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子州支父者,尧、舜各以天下让支父
支父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遂不知所之(《艺文类聚》三十六,《御览》五百九)
大师 其一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一
浩浩太素,阳曜阴凝。
二仪陶化,人伦肇兴。
厥初冥昧,不虑不营。
欲以物开,患以事成。
犯机触害,智不救生。
宗长归仁,自然之情。
故君道自然,必托贤明。
茫茫在昔,罔或不宁。
赫胥既往,绍以皇羲
默静无文,大朴未亏。
万物熙熙,不天不离。
爰及唐虞,犹笃其绪。
体资易简,应天顺矩。
絺褐其裳,土木其宇。
物或失性,惧若在予。
畴咨熙载,终禅舜禹。
夫统之者劳,仰之者逸。
至人重身,弃而不恤。
子州称疚,石户乘桴。
许由鞠躬,辞长九州。
先王仁爱,悯世忧时。
哀万物之将颓,然后莅之。
下逮德哀,大道沈沦。
智惠日用,渐私其亲。
惧物乖离,擘画违仁。
利巧愈竞,繁礼屡陈。
刑教争施,犬性丧真。
季世陵迟,继体承资。
凭尊恃势,不友不师。
宰割天下,以奉其私。
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
竭智谋国,不吝灰沈。
赏罚虽存,莫劝莫禁。
若乃骄盈肆志,阻兵擅权。
矜威纵虐,祸蒙丘山。
刑本惩暴,今以胁贤。
昔为天下,今为一身。
下疾其上,君猜其臣。
丧乱弘多,国乃陨颠
故殷辛不道,首缀素旗。
周朝败度,彘人是谋。
极暴,乾溪溃叛。
晋厉残虐,栾书作难。
主父弃礼,鷇胎不宰。
秦皇荼毒,祸流四海。
是以亡国继踵,古今相承。
丑彼摧灭,而袭其亡徵。
初安若山,后败如崩。
临刃振锋,悔何所增!
故居帝王者,无曰我尊,慢尔德音。
无曰我强,肆于骄淫。
弃彼佞幸,纳比逆颜。
谀言顺耳,染德生患。
悠悠庶类,我控我告。
唯贤是授,何必亲戚?
顺乃造好,民实胥效。
治乱之原,岂无昌教
穆天子,思问其愆。
虚心导人,允求谠言。
师臣司训,敢告在前(本集)
对儒 东晋 · 曹毗
 出处:全晋文
或问曹子曰:“夫宝以含珍为贵,士以藏器为峻,麟以绝迹标奇,以负霜称隽。
是以兰生幽涧,玉辉千仞。
子州浮沧澜而龙蟠,吴季忽万乘以解印,虞公潜崇岩以颐神,梁生适南越以保慎,固能全真养和,夷迹洞润,陵冬扬芳,披雪独振也。
“今子少睎冥风,弱挺秀容,奇发幼龄,翰披孺童
吐辞则藻落杨班,抗心则志拟高鸿,味道则理贯庄肆,研妙则颖夺豪锋。
固己腾广莫而萋茜,排素薄而青葱者矣,何必以刑礼为己任,申韩为宏通!
既登东观,染史笔;
又据太学,理儒功。
曾无玄韵淡泊,逸气虚洞,养采幽翳,晦明蒙笼。
不追林栖之迹,不希抱鳞之龙,不营练真之术,不慕内听之聪。
而处泛位以核物,扇尘教以自濛,负盐车以显能,饰一己以求恭。
退不居漆园之场,出不蹑曾城之冲,游不践绰约之室,趠不希騄駬之踪;
徒以区区之怀而整名目之典,覆之量而塞北川之洪,检名实于俄顷之间,定得失乎一管之锋。
“子若谓我果是邪?
则是不必以合俗。
子若云俗果非邪?
则俗非不可以苟从。
俗我纷以交争,利害浑而弥重,何异执朽辔以御逸驷,承劲风以握秋蓬,役恬性以充劳府,对群物以耦怨双者乎?
子不闻乎终军之颖,贾生之才,拔奇山东,玉映汉台,可谓响播六合,声骇婴孩,而见毁绛灌之口,身离狼狈之灾。
由此言之,名为实宾,福萌祸胎,朝敷荣华,夕归尘埃,未若澄虚心于玄圃,荫瑶林于蓬莱,绝世事而隽黄绮,鼓沧川而浪龙鳃者矣。
蒙窃惑焉”。
主人焕耳而笑,欣然而言曰:“夫两仪既辟,阴阳汗浩,五才迭用,化生纷扰,万类云云,孰测其兆!
故不登阆风,安以瞻殊目之形?
不步景宿,何以观恢廓之表?
是以迷粗者循一往之智,狷介者守一方之矫,岂知火林之蔚炎柯,冰津之擢阳草!
故大人达观,任化昏晓,出不极劳,外不巢皓,在儒亦儒,在道亦道,运屈则纡其清晖,时申则散其龙藻,此盖员动之用舍,非寻常之所宝也。
“今三明互照,二气载宣,玄教夕凝,朗风晨鲜,道以才畅,化随理全。
故五典克明于百揆,虞音齐响于五弦,安期解褐于秀林,渔父摆钩于长川
如斯则化无不融,道无不延,风澄于俗,波清于川。
方将舞黄虬于庆云,招仪凤于灵山,流玉醴乎华闼,秀朱草于庭前。
何有违理之患,累真之嫌,子徒知辩其说而未测其源,明朝不可喻晦朔,蟪蛄无以观大年,固非管翰之所述,聊敬对以终篇(《晋书·文苑曹毗传》)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七 子州支父 明 · 黄省曾
休休支父,道重八埏。
阴寝阳觉,神寂而恬。
巍巍二帝,大器告传。
不遑长谢,缮性自全。
萧被侍中敦劝表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七
臣公言,即日侍中臣惠基给事黄门侍郎僧珍至,朱盖乘云,玄轩肃雾,坠高天之旨,集微臣之躯,神爽矍然,敛影无地,臣初长血心,未启素概,辞从意空,言随事尽,不能降陛下一时之恩,借俄顷之炤,遂枉近侍,貂簪轼庭。
臣自亮无庸,何以集此?
退咎慊诚,悲枉垂光,进戒朝训,亏兹盛序,感虑踯躅,萦结梦寐。
臣检古少例,巡今逾疑,岂有妄叨天功,虚窃上赏,近谬国华,坐取隆贵?
人见其过,外惜皇猷,内畏私眚。
昔西京鼎秩,汉世权家,丹墀网户,击钟连骑,何尝不以骄满贻戾,谦冲要福者哉?
臣不能遵烟洲而谢支伯,迎云山而捐许由,激昂荣华之间,沈潜印组之内,光饰既超,宠灵亦远,江左已来,罕见其伦。
今位冠朝端,通侯万户,结象弭于前衡,奏金管于后阵,都野宗其荣盛,视听敬其炎贵,臣一旦居之,谁以为不忝者乎?
而陛下犹崇以异礼者,是增臣之戾也。
况复肃延华劝,实深窘迫,伏愿俯矜单志,赐遂前请,则世寝横议,臣蒙缓责(《本集》。)
柱国牛公新筑州城创建公署记 唐 · 李明启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
秦始皇蚕食诸侯。
夷灭六国。
乃命将军蒙恬开拓泥阳北地
以县阳周
是为宁郡理所。
三十六郡之一也。
粤以南属新平
北连安化
密迩藩落。
咫尺塞垣。
复以襟带乎神州。
保障其疆宇。
故以底宁而命州之名焉。
自历代莫不慎选英奇文武兼资之才。
牧守兹郡。
今也陇西司空牛公名知业字子英
秀禀岳灵。
气涵天表。
先朝一旧。
奕叶承光。
申勤劬于昧爽之间。
竭匡辅于绍开之际。
博文经武。
河内复可见于汉年。
尚德代谋。
荆州不独称于晋世。
孝弟性符于天爵。
忠贞道冠于人臣。
固已敦诗书。
说礼乐。
亲仁乐善。
好古慕今。
虚席待贤。
轻财重义。
公之先太师威公
佐命元勋。
宣力王室。
表仪雄杰。
驾驭忠良。
靖难扶倾。
决胜于百馀战内。
变家为国。
推功于四十年间。
统制剧郡雄镇。
精师锐旅。
积勋累
不可具陈。
盖已载于青史列传矣。
司空公素禀父风。
早师家范。
挺耿介不偫之志。
有匡扶尽瘁之劳。
朝廷纪宣孟之勋。
裕兹垂后。
初授司空房州剌史。
寻之郡所。
布六条之
治千乘之赋。
草上之风自偃。
车后之雨旋随。
而是州多有淫祠。
土风祀以徼福。
咸费产殚用。
亟具酒食。
娑抃相聚。
奔走若狂。
废彼农功。
求于鬼道。
公患之。
悉命焚之。
惟列于祀典者。
庙貌如故。
自尔方易其妖弊之俗。
其编户亦颇多誉公之明鉴远识矣。
故使其爱之如父母。
畏之如雷霆。
方欢来暮之歌。
遽有去思之恋。
公以河朔之烟尘未靖。
征镇之金鼓方殷。
乃自表上闻。
从军展效。
将选行日。
欲赴河壖。
于是耆艾鲵鲐。
率其父子兄弟。
襄阳本府。
请奏举留公。
陈乞往来。
绕路旁午。
比离郡之日。
诸里寓髦隽及官吏僧道耆老至百姓攀卧拥轼。
匍匐相与。
殆千百人。
使蕃于前。
仅六十里。
或呼或立。
且止且行。
公敦谕慰勉之数四。
将暝方散。
其士民怀之。
留惜有如是矣。
于是经皇阙。
躬面天颜。
圣上俯赞至公。
嘉乎丕绩。
锡之珍玩奇品。
不可纪载。
尔喻以鱼水之道。
委诸心膂之师。
寻授右羽统军
躬擐甲冑。
身先士卒。
莫不名高八校。
义冠六师。
去岁以宁州前政江司空为岐泾乘间伺隙。
犒军内寇。
烽爟交举。
斥堠驰奔。
境鄙虔刘。
民斯俶扰。
俄而失其守禦
旋至沦胥。
此州既为攻陷。
上以畴咨可康。
佥谐亮采。
乃命公帅本军分总柄戍。
西征收复。
至则戎憝专据。
凶悍方炽。
反为深壁。
欲老我师。
公所统禁卫之精骁。
皆中坚之良族。
丹兕文驷。
鹤列鱼丽。
燧象鸡。
跳貙掷貘。
久养勇于投石拔拒。
自迎前于破竹拉枯。
嫠度纺之程。
有堇父断布之徇。
于是殷轮亲鼓。
摩垒凌墙。
拔燕帜于瞬息之间。
复齐壁于谁何之际。
比及克下。
而居人荡空。
遗堵窾墟。
岿然在目。
公于是自右羽林统军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宁州牧守。
视事之日。
止水在庭。
问俗之辰。
露冕按部。
布德行庆。
授方任能。
去奢即俭。
自迩柔远。
义以怀之。
忠以告之。
令以济之。
威以董之。
绥之斯来。
动之斯和。
分条共贯。
革故鼎新。
事曷僶俛。
理务振提。
求之而必究短长。
尽瘁而匪懈夙夜
茕嫠覃惠。
贫窭复苏。
励廉隅而不让还珠。
殖生聚而相敩佩犊。
循善胥劝。
奸宄屏迹。
无鞠之元
慷慨而欣戴二天。
相郭之人。
倚赖而劳门五日。
附如膻蚁。
渐以相鸠。
咸连臂而兴歌。
喜息肩以有所。
此州之公署廨宇邮亭。
建州之始迄今。
载祀远矣。
本悉在交墙之西。
中阜之上。
比年以来。
飞纵燎。
煨烬之末。
继加毁折。
至是略尽。
殄□无遗者矣。
心匠神赞
宏规间起。
浚发奇制。
见惟独明。
于是爰度隙地。
薙彼荒榛。
画斯子墙。
方必中矩。
负艮山之八。
次坎水之一。
遂乃备板干。
具畚锸。
定之方中。
火亦未见。
兴役于三农之隙。
赋徒无二事之讟。
悦以使之。
宽以济之。
恩惠洽而士乃同心。
力役均而民无倦色。
量功命日。
不愆于素。
浃月之间。
崇墉俄就。
嶷如断壑。
亘若长云。
闉堞矗联。
睥睨相属。
干橹重沓。
楯槊森罗。
百雉既周。
九拒可掎。
平冈𨑓迤。
固即之而固护金汤。
断㮙延缘。
岂假之于依凭汉。
子州之南埤。
建门台之高观。
为鸣鼙吹角之所。
郁然特起。
以面修衢。
丹雘赫奕。
粉素皎晶。
是谓山有木。
工则度之。
次下马门。
次中衙戟门。
大厅小厅。
内厅寝堂。
中堂煖堂。
皆栋梁宏丽。
柱础丁当。
廊庑四周。
阶圯重复。
户牖檐霤掩映。
亦不在乎山节藻棁。
刻桷丹楹。
矧乃棼楣副密
轩槛萦回。
穷思于解飞。
取谋于梓庆。
鈲槻孕妙。
歌□呈能。
曲直从绳。
袤丈必中。
美哉焕焉。
自馀厩库曹署。
军事院州院
牙将孔目诸院。
马将鞠场。
教旗讲武。
驰驿之传舍。
兵食之储廪。
皆新所创置焉。
然后疏彼康庄。
高其闳闬。
右列𢌅阓。
贾区贸货于日中。
平分井居。
堵□周环于宇下。
四民各敬其本。
百工用肄其
既富既庶矣。
苟完苟美矣。
卫文公之治本国。
孰可比方。
皇甫嵩之莅并州
正应如此。
今公之创修是州也。
本无庑下之金。
悉解橐中之素。
计是用家财之费。
盈于巨万金矣。
今不复列其缗镪之数。
具在别计□诗云。
乐只君子。
邦家之基。
又曰。
显允君子。
宜民宜人
子曰。
善人为邦。
可以胜残去杀矣。
是知名邦大国。
无其人。
则曷能序三才。
崇五教。
奉六气。
制七情。
移风易俗。
阜财解愠与。
然则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斯郡比以厥俗淳质。
厥民朴略。
寡桑柘之。
惟黂纺综以资衣裳。
若夫允济九功。
皆可歌乎厚生利用。
光全七德。
遂溥洽乎和众安民
加以雨顺风调。
年丰道泰
此即我司空忧民及物之所应矣。
百姓皆曰。
恺悌君子。
民之父母。
明启奄中鄙士。
阙里诸生
谬沭奖知。
退惭菲薄。
遽承指命。
便辄搜研。
讵能敷盛美之形容。
适足致揶揄之□诮。
务归摭实。
情鄙虚华。
聊备刊记。
用垂永久。
秋日偕诸同志游金华二首 其一 明 · 胡应麟
 押词韵第四部
屈子歌远游,尚平有遐慕。
顾谢青云人,言寻赤松路。
历览穷幽深,冥探惬情素。
涧壑扪嵚岑,林峦陟回互。
崖倾黄叶积,谷转垂萝护。
高峰散馀霭,峭壁屯寒雾。
娟娟初月升,隐隐微阳暮。
长谣钦昔踪,独往怀蹇步。
虑由忘物超,道以遗荣悟。
迹契容成公,神交子支父
徘徊北山文,恻怆淮南赋。
眷彼丘中人,回镳对岩户。
下玺书敕州郡永定元年十月己卯 陈朝 · 陈霸先
 出处:全陈文卷一
夫四正革代,商周所以应天,五胜相推,轩羲所以当运。
梁德不造,丧乱积年,东夏崩腾,西都荡覆,萧勃干纪,非唯赵伦,侯景滔天,逾于刘载贞阳反篡,贼约连兵,江左累属于鲜卑,金陵久非于梁国,有自氤氲混沌之世,龙图凤纪之前,东汉兴平之初,西朝永嘉之乱,天下分崩,未有若于梁朝者也。
朕以虚薄,属当兴运,自昔登庸,首清诸越,徐门浪泊,靡不征行,浮海乘山,所在戡定,冒愬风尘,骋驰师旅,六延梁祀,十剪疆寇,岂曰人谋,皆由天启。
梁氏以天禄斯改,期运永终,钦若唐虞,推其鼎玉。
朕东西退让,拜手陈辞,避舜子于箕山之阳,求支伯于沧洲之野,而公卿敦逼,率土翘惶,天命难稽,遂享嘉祚,今月乙亥,升礼太坛,言念迁桐,但有惭德。
自梁氏将末,频月亢阳,火运斯终,秋霖奄降,翌日成礼,圆丘宿设,埃云晚霁,星象夜张,朝景重轮,泫三危之膏露,晨光合璧,带五色之卿云,顾惟寡薄,弥惭休祉,昧旦丕显,方思至治。
卿等拥旄方岳,相任股肱,剖符名宇,方寄恤隐,王历惟新,念有欣庆,想深求民瘼,务在廉平,爱惠以抚孤贫,威刑以御强猾,若有萑蒲之盗,或犯戎商,山谷之酋,擅强幽险,皆从肆赦,咸使知闻,如或迷途,俾在无贷。
今遣使人具宜往旨,念思善政,副此虚怀(《陈书·武帝纪》下。)
释三破论(十九条◇本论道士张融作) 南梁 · 释僧顺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四
论曰:泥洹是死,未见学死而得长生,此灭种之化也。
释曰:夫生生之厚,至于无生,则张毅单豹之徒,是其匹矣。
是以儒家云,人莫不爱其死,而患其生。
老氏云:「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庄周亦自病痛其一身。
此三者,圣达之流,区以生为患。
夫欲求无生,莫若泥洹,泥洹者,无为之妙称。
谈其迹也,则有王宫双树之文;
语其实也,则有常住常乐之说。
子方轮回五道,何由闻涅槃之要;
或有三盲摸象,得象耳者。
争云:象如𥳽箕,得象鼻者。
争云:象如舂杵。
虽获象一方,终不得全象之实。
子说泥洹是死,真摸象之一盲矣。
论云:太子不废妻使人断种。
释曰:夫圣实湛然,迹有表应,太子纳妃于储贰者,盖欲示人伦之道已足,遂能弃兹大宝,忽彼恩爱耳。
至如诸天夕降,白骥飞城,十号之理斯在,何妻子之可有哉!
且世之孥孺,为累最深,饥寒则生于盗贼,饱暖则发于骄奢。
是以厉妇夕产,急求火照,唯恐似己,复更为厉。
凡夫之种,若厉产焉。
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仰寻此旨,则是佛种」。
舍家从道,弃厉就佛,为乐为利,宁复是加。
子迷于俗韵,滞于重惑,梦中之梦,何当晓哉?
论云:太子不剃头,使人落发。
释曰:在家则有二亲之爱,出家则有严师之重,论其爱也,发肤为上;
称其严也,剪落为难。
所以就剃除而欢。
若辞父母而长往者,盖欲去此烦恼,即彼无为,发肤之恋,尚或可弃。
外物之徒,有何可惜哉!
不轻发肤,何以遵道?
不辞天属,何用严师?
譬如丧服,出绍大宗,则降其本生,隆其所后。
将使此子,执人宗庙之重;
割其归顾之情,还本政自一期,非恩之薄,所后顿伸三年,实义之厚。
《礼记》云:「出必降者,有爱我而厚,其例矣」。
经云:诸天奉刀,持发上天不剃之谈,是何言也。
子但勇于穿凿,怯于寻旨,相为慨然。
论云:子先出家,母后作尼,则敬其子,失礼之甚。
释曰:出家之人,尊师重法,弃俗从道,宁可一概而求。
太子就学,父王致敬,汉祖善嘉令之言,以太皇为臣。
魏之高贵,敬齐王于私室晋之储后。
臣厥父于公庭,引此而判,则非疑矣。
论云:剃头为浮图。
释曰:经云,浮图者,圣瑞灵图,浮海而至,故云浮图也。
吴中石佛,泛海傥来,即其事矣。
今子毁图像之图,为刑屠之屠,则泰伯端委而治,故无惭德,仲雍剪发文身,从容致化。
遭子今日,必罗吠声之尤;
事有似而非,非而似者。
外书以仲尼为圣人,内经云。
尼者女也,或有谓仲尼为女子,子岂信之哉!
犹如屠图之相类,亦何以殊!
论云:丧门者,死灭之门也。
释曰:门者本也,明理之所出入,出入从本而兴焉。
释氏有不二法门,老子众妙之门
书云:「祸福无门」。
皆是会通之林薮,机妙之渊宅。
出家之人,得其义矣。
丧者灭也,灭尘之劳,通神之解,即丧门也。
当为乘,字之误耳。
乘门者,即大乘门也。
烦想既灭,遇物斯乘。
故先云灭门,末云乘门焉。
且八万四千,皆称法门,奚独丧二门哉?
论云:胡人不信虚无,老子入关,故作形像之化也。
释曰:原夫形像始立,非为教本意,当由灭度之后,系恋罔己,旃檀香像,亦有明文。
仲尼既卒,三千之徒,永言兴慕。
以有若之貌,最似夫子,坐之讲堂之上。
令其说法,门徒咨仰,与往日不殊。
曾参勃然而言曰:「子起,此非子之座」。
推此而谈,思仰可知也。
罗什法师生自殊方,聪敏渊博,善谈法相,襁负佛经,流布关辅
诠以真俗二名,验以境照双寂,振无为之高风,激玄流于未悟,所谓遣之至于无遣也。
子谓胡人不信虚无,诚非笃论。
君子且强,理有优劣,不系形像,子以形像而语,不亦攻乎异端?
论云:剃头本不求佛,为服凶胡。
今中国人士,不以正神自训,而取顽胡之法。
释曰:夫六戎五狄,四夷八蛮,不识王化,不闻佛法者。
譬如畜生,事均八难。
方今圣主隆三五之治,阐一乘之法,天人同庆,四海诉诉,蚑行喙息,咸受其赖,喘嚅之虫,自云得所。
子脱不自思厝言云云,宜急缄其舌,亦何劳提耳。
论云:沙门者,沙汰之谓也。
释曰:息心达源,号曰沙门
此则练神濯秽,反流归洁,即沙汰之谓也。
子欲毁之,而义逾美,真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者也。
论云:入国破国。
释曰:夫圣必缘感,无往非应,结绳以后,民浇俗薄。
末代王教,挻扬尧孔。
至如沙法所沾,固助俗为化,不待刑戮而自淳,无假楚挞而取正。
石主师澄而兴国,古王咨勃以隆道。
破国之文,从何取说?
论云:入家破家。
释曰:释氏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
备有六睦之美,有何不善?
而能破家。
唯闲末学道士
有赤章咒咀,发谪阴私,行坛被发。
呼天叩地,不问亲疏。
相亲厌杀,此即破家之法矣。
论云:入身破身。
释曰:夫身之为累,甚于桎梏。
老氏以形骸为粪土,释迦以三界为火宅,出家之士。
故宜去奢华,弃名利,悟逆旅之难常,希寂灭之为乐。
流俗之徒,反此以求全,即所谓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也。
近代有好名道士,自云神术过人,克期轻举,白日登天。
曾未数丈,横坠于地。
迫而察之,正大鸟之双翼耳。
真所谓不能奋飞者也。
验灭亡于即事,不旋踵而受诛。
汉之张陵,诬罔贡高。
呼曰米贼,亦被夷剪。
入身破身,无乃角弓乎?
论曰:歌哭不同者。
释曰:人哭亦哭,俗内之冥迹,临丧能歌,方外之坦情,原坏丧亲,登木而歌,孔子过而不非者,此亦是名教之一方耳。
论云,不朝宗者,释曰,孔子云,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公侯。
儒者俗中之一物,尚能若此,况沙门者,方外之士乎?
伯成子高、子州支伯,但希玄慕道,似不近屑人事。
论云:剃头犯毁伤。
释曰「发肤之解,具于前答,联更略而陈之。
凡言不敢毁伤者,正是防其非僻,触冒宪司,五刑所加,致有残缺耳。
沙门者,服膺圣师,远求十地,剃除须发,被服法衣,立身不乖扬名,得道还度天属,有何不可?
而入毁伤之义。
守文之徒,未达文外之旨耳。
轮扁尚不移术于其儿,子何言哉!
论云:出家者未见君子,皆是避役。
释曰:噫唉,何子之难喻邪?
《左传》云:言者身之文。
《庄周》云:言不广不足以明道。
余欲无言,其可得乎。
夫出家之士,皆灵根宿固,德宇渊深,湛乎斯照,确乎不拔者也。
是以其神凝,其心道,超然遐想,宇宙不能点其胸怀,澹尔无寄,尘垢何能搅其方寸,割慈亲之重恩,弃房栊之欢爱,虚室生白,守玄行禅。
或头陀林野,委身馁兽,或静节蔬餐,精心无怠,将勤求十力,超登无上,解脱天罗,销散地网,兆百福于未萌,济苍生于万劫。
斯实大丈夫之宏图,非吾子所得闻也。
避役之谈,是何言欤?
孔子《羽页》喙三尺者。
虽言出于口,终不以长舌犯人。
则子之喙三尺矣,何多口之为累,伤人之深哉!
论云:三丁二出,一何无缘者。
释曰:无缘即是缘生,有缘即是缘有缘起,何以知其然邪?
世有阖门入道,故曰缘有缘起,有生不识比后者,故曰缘无缘生。
十六王子,同日出家,随父入道,是则缘之所牵。
阖门顿至,何其宜出二之有哉。
无缘者自就无缘中求,反诸己而已矣。
子方永坠无闲,遑复论此,将不欲倒置干戈乎。
若能反迷,殊副所望。
论云:道家之教,育德成国者。
释曰:道有九十六种,佛为最尊,梵志之徒,盖是培𪣻,假使山川之神能出云雨者,亦是有国有家之所祀焉。
其云育德成国,不无多少,但广济无边,永拔涂炭。
我金刚一圣,巍巍独雄。
夫太极剖判之初,已自有佛;
但于时众生,因缘未动,故宜且昧名称,□以言之。
推三皇已上,何容都无礼易,则乾坤两卦,履豫二爻,便当与天地俱生。
虽曰俱生,而名不俱出者,良由机感不发,施用未形,其理常在,其迹不著耳。
中外二圣,其揆一也。
故《法行》云:先遣三贤,渐诱俗教,后以佛经,革邪从正,李老之门,释氏之偏裨矣。
经云:处处自说,名字不同,或为儒林之宗,国师道士
寂漠无为,而作佛事。
金□所说,合若符契。
何为东西跳梁,不避高下邪?
嗟乎!
外道籍我智慧,赀我神力,遂欲挠乱我经文,虔刘我教训,人之无良,一至于此也。
论云:道者气。
释曰:夫道之名,以理为用。
得其理也,则于道为备。
是故沙门号曰道人阳平呼曰道士
释圣得道之宗,彭聃居道之末;
得道宗者,不待言道,而道自显,居道之末者,常称道而道不足。
譬如仲尼博学,不以一事成名,游夏之徒,全以四科见目。
庄周有云:生者气也,聚而为生,散而为死,就如子言。
道若是气,便当有聚有散;
有生有死,则子之道。
是生灭法,非常住也。
尝闻子道又有合气之事,愿子勿言,此真辱矣。
《庄子》又云:道在屎溺之道,得非吾子合气之道乎(《宏明集》八)
玉川 明 · 庄昶
 出处:定山集卷一
江西老丁天造深,一树一石皆有法。
忽然得此奇人图,天下良工吾久瞎。
皴如马远翻老苍,势比董源还峭拔。
芾乎维乎空有名,谁能写此水两峡。
中间兀坐忽两翁,白发溪风若飘飒。
一人古貌而古裳,一人不巾而不袜。
欣然欲问此老谁,老丁已死谁能答。
我闻古亦有至人,非圣非愚亦非达。
茫乎蒙乎无所取,一兮混兮而不杂。
娄卷膻行已笑虞,非仁非义似嗤发。
世间万事只土块,何物斗筲堪用伐。
伊人石户岂其徒,不然亦是王与齧。
子州支父当佳哉,壶丘子林那易得。
世人固不知此流,许由巢父徒高节。
吮痈舐痔术已工,侈然秣马丹其辙。
痴奴老仆誇豪雄,达士先生殊不屑。
此波已倒虽莫收,钝牛未死犹堪策。
老丁老丁尔何人,世上小儿真豕虱。
蹈和堂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四
履贞济徽懿,率礼守安详。
永念儿宽对,非循支父方。
殷勤树禽语,自在砌花芳。
协序惟旸雨,消閒有缥缃。
逸人赋 唐 · 吴筠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五
粤真隐先生者。
体旷容寂。
神清气冲。
迥出尘表。
深观化宗。
偃太和之室。
咏元古之风。
收人之所不宝。
弃人之所必崇。
以道德为林圃。
永逍遥于其中。
有玩世公子。
思发其蒙。
乃诣先生之所舍。
询出处之异同。
于是稽首跪而称曰。
仆闻士之生也。
备百行。
荣九德。
静为物轨。
动为人则。
可见故不隐。
可言故无默。
使上叶唐虞之化。
安仁寿之域。
既两仪交泰。
九有不携。
然后分人之土。
执人之圭。
伊尹负鼎而去有莘。
太公释钓而出磻溪。
朝沦洿泥。
夕升丹梯。
若乔木之集鹓凤。
清流之跃凫鹥。
何必矫抗斯慕。
中和见暌。
蹑迹巢许。
追踪夷齐。
膏屯于骨月。
和剿于氓黎。
捐坦荡之修衢。
履幽废之荒蹊。
漱寒泉之泠泠。
藉青草之萋萋。
悲林风之夕振。
厌山鸟之晨啼。
始支离而馁息。
终挛卷而寒栖。
信行藏之足验。
唯名实之可稽。
愿一闻其至言。
俾向方而不迷也。
先生宇合寥天。
心凝帝先。
泯祸福之境。
杜枢机之权。
将有言而中止。
不得已而应焉。
曰夫洪荒之际。
物靡艰阻。
上如崇邱。
下若平楚。
高卑定位。
各畅其所。
贤愚同条。
智诈罔举。
孰为出。
孰为处。
孰为默。
孰为语。
迨乎时迁朴散。
质变淳讹。
升沈异躅。
明暗殊科。
刚柔相轧。
曲直相摩。
或贪饵以吞钩。
或横飞以触罗。
惟皇王之悯俗。
爰拯溺于洪波。
乃自揖。
让。
迄今于干戈。
虽政教之异宜。
之滋多。
欲遏乱以求理。
譬招风而静柯。
遂饰礼以邀敬。
修乐以导和。
虽圣哲之区区。
卒倾颓而奈何。
于是上有淫君。
下彰忠臣。
龙逢之列。
苌宏之伦。
苟徇义以成名。
竟违天而杀身。
祗足以增恶声于暗主。
竭惠泽于生民。
故全德之士。
韬精保真。
悟历数之在运。
知存亡之匪人。
将扶危而翼颠。
犹一发之擢千钧。
块壤之壅长津。
所以守嘉遁之元吉。
从少微之隐沦。
于是洪崖广成肇其端。
子州善卷绪其后。
汾水见傲帝之宾。
颍阳闻洗耳之叟。
以鸿名为糟粕。
以大宝为尘垢。
情蠲于取舍。
意适于林薮。
不刳心而无欲。
非吐纳以永寿。
眄江河为畎浍。
谓嵩岱为培塿。
故天子不可得而臣。
诸侯安可得而友。
岂作者之维艰。
诚历世之可久。
莫不道贯通于古今。
迹无系于奇偶。
镇末代之伪薄。
使向风而归厚
若乃子高之规夏禹
臧叟之诲周文。
仲连之却秦师。
干木之藩魏君。
弦高俛仰以成绩。
四皓从容以立勋。
初混世以表用。
竟超然而绝偫。
既抗志于青霞。
聿栖身于白云。
兹乃无封滞于万物。
时抚俗以解纷者矣。
若乃顾推让有泰山之重。
视富贵若鸿毛之轻。
则孤竹之子。
王季之兄。
甘食首阳之下。
悦采药于勾吴之坰。
柱史归周而道阐。
关尹去职而真成。
晨门藏名于抱关。
沮溺避世而耦耕。
汉阴抱瓮以忘机。
渔父乘流而濯缨。
于陵灌园以逃相。
莱氏负戴以辞卿。
南华漆园以寓迹。
列子郑圃以消声。
楚狂隐晦。
蜀严湛冥。
丞相推堂于盖公。
廷尉结袜于王生。
故文景尊黄老之术。
国既富而刑清。
季主卜筮以训俗。
文通讼田以污名。
颜阖凿坏以避聘。
伯休潜遁以脱荣。
庞公课妻以耘锄。
严光拂衣于帝庭。
启期三乐以达意。
梁鸿五噫以抒情。
尚子平之持操。
毕婚娶以长往。
许叔元之守节
遗伉俪以遐征。
听苏门之咏啸。
若鸾凤之和鸣。
夏统之长歌。
欻云飞而雪零。
至于焦先瞿硎。
郭文董京
天机符于太素。
渊默会于真精。
寂尔无闷。
则子真仲蔚
确乎不拔。
台佟管宁
或琴书以自娱。
或澹漠以无营。
此则同人者体貌。
异人者神明。
抱不易之纯粹。
含自然之孤贞。
道取怡于閒放。
业故无于屯平。
晓物理之尚简。
知天道之恶盈。
彼鸿飞寥廓。
奚弋者之能萦。
故宠章焉得而见累。
悔吝何由而相倾哉。
尔其阴德密庸。
元功潜著。
不戚其所毁。
不欣其所誉。
为无为以成性。
事无事以澹虑。
洞希夷之可察。
涉恍惚而斯据。
涓以结友。
忽驾景而飞去。
兹乃隐道。
其谁能测无何乡之处乎。
是以朝廷之士。
一入而不出。
山林之客。
宜往而勿还。
若沽名于白贲。
衒迹于青山。
觊蒲轮于谷口。
希束帛于云关。
非岩泉之养正。
实丘壑之藏奸。
繄末世之鄙薄。
曷清流之可攀。
或因兹以幸达。
讵不蕴终身之厚颜矣。
夫徼福之萌祸胎。
祈昌之结衰根。
不韦之识奇货。
献孕妻以密言。
吕公之辨龙颜。
谋纳女以永尊。
计克从而事捷。
排天路以腾翻。
遽变生而殃搆。
招衅罚以钟门。
霍氏之翼三后。
谓伊周之复存。
何赫奕于当时。
亟殄歼其子孙。
鉴兴亡之体势。
实异代而同源。
已覆败于前车。
又倾摧于后辕。
秦肆坑儒之毒。
汉流党锢之冤。
众君子欲修名显著。
乃贻戚于茔魂。
仰在居之悠迥。
谁克叩于帝阍。
固知祥风依于蓬荜。
沴气袭于华轩。
吾方将反汗漫。
师元元。
黜生死。
同乾坤。
当愈幽忧之疾。
所以秉斯道而弥敦也。
先生之言既毕。
公子拜首而谢曰。
小子久耽浅近之常议。
幸沐精微之奥论。
可谓涤除遗滓。
披拂重昏。
愿澡雪其形神。
以游夫子之末藩而已矣。
善暹首座 北宋 · 释重显
名之基,实之蒂,深兮固兮宛相继。
古之名也在希声,今之实也同浮瞖。
子州善卷之流也,尧驱舜驰让无暇。
归兮归(一作去来)兮归不归,到头未出冥冥者。
吾徒孰谓标奇绝,动静凭君试甄别。
叶零零兮秋暮半凋,花片片兮春暖齐发。
暹禅老,暹禅老,意曾高。
旷排沽待,忽致讥褒。
天人列请兮屡轻笑,祖佛位卑兮还拟逃。
我恐逃之逃不得,大方无外皆充塞。
茫茫扰扰知何极,八面香风惹衣裓。
唐故特进左领军卫上将军御史大夫平原郡司空公神道碑827年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氏系自有周。叔虞封晋。
其支子有受邑于伯为采地者。因以为姓。
后世生宗。宗以直显。
景公厉公之时。三郤恶宗。
共谮杀之。其客毕阳。
以其子州黎奔楚。于是改伯为
及汉有鸿者。由议郎魏郡
子孙家焉。故为魏郡也。
有季纂者。入唐为工部尚书
敬仁蕲州长史。生謇为河南永宁
大理寺少卿。生造为怀之获嘉
即公之父也。公讳良器
字公亮。生十二年。
安禄山东郡获嘉守县印不去。
为贼将所害。公既免丧。
怀平贼志。乃学击剑。
依父友王奂尝曰。
汝额文似李临淮。面黑子似颜平原
其必立。临淮太尉光弼也。
年十七。得汝州龙兴
王奂从事尉府。荐之太尉
召与言。遂授以兵。
使平安越之盗。累授左武卫中郎将
以所将兵隶于浙西。广德岁中。
盗陷江东十州。公帅所将兵来婺州
功多进左武卫将军。平方清于洞中。
赐钱五百万。破张三霸海上。
左金吾卫将军。为都知兵马使
大历初。潘狞虎据小伤。
胡参据蒸里。江东大扰。
公将卒三千人骑五百人与战。皆破之。
斩首三千级。执俘一千人。
诏加检校光禄大夫苏州别驾。又加左羽林大将军
殿中监察御史李栖筠问公年。对曰二十有四。
战阵几何。曰六十有二。
李公叹曰。相识甚近。
得公甚深。勉哉。
公泣涕谢曰。遭时丧乱。
父死家破。誓弃性命。
以除寇雠。私志未立。
岂敢望为明公之所知哉。建中初尝至京师
宰相杨炎召之语。公因言两河有事。
职税所办者。惟在江东
李道昌无政。宜速得人以代之。
许诺。其冬遂并宣越与浙西以为一。
而以晋州剌史韩滉道昌焉。及德宗如梁州
李希烈汴州。逐李勉
遂僭帝号。寇陈州
宁陵使公将卒万人救陈并宁陵
是时刘元佐败于白塔。收其卒保宋州
使将王彦昭守宁陵希烈拥水灌其南。
筑埇道亲临其北。令军中曰。
明日日中陷城。公闻之。
厉所将兵。成阵以进。
恐城陷不及。使弩手善游者五百人
沿汴渠夜进。去城数里。
没于水中。遂得入。
及旦。贼驱勇卒登城。
城中伏弩悉发。皆贯人毙。
其后希烈始知救兵得入。杀守将
因罢去。将昌集城中人哭曰。
向非浙西救至。则此城已屠矣。
遂拔襄邑。收漳口。
宋州由是获全。李希烈遂失汴州
奔于蔡。诏封平原郡王
食邑三千户。特进御史中丞
贞元二年西平。诏曰。
休勋茂伐。书于竹帛。
戎籍乃为裨将副。非所以褒功宠德也。
其以为左神策军将军知军事兼官如故。五年诏与太尉晟侍中瑊等三十六人图形于凌烟阁
上亲御。即其形而赞之。
八年大将军。士卒之在市贩者。
悉挥斥去。募勇者代之。
故为所监者不悦。明年
公之故人有犯禁宿于望仙门者。卫使奏言。
遂转右领军卫大将军。所监者乃用其衙将魏循代为将军
自是军中之政。不复在于将军矣。
十五年兼英武将军使。十八年迁左领军兼御史大夫
十九年闰十月。以疾卒。
年六十一。天子为之废朝。
陕州大都督明年
于万年毕原。夫人康氏先殁。
后始附葬。有子曰元封。
蔡州剌史。曰耆。
谏议大夫。曰元凤
澄城主簿。曰夔。
襄州参军。三女皆幼。
以元封及耆累赠为司空。夫人追封魏国太夫人
初公与王栖曜李长荣皆事韩晋公栖曜至鄜坊。
长荣河阳泽潞。皆拥节有土。
公自少则戮力破贼。及壮解宁陵猗杖之围。
希烈之所以兵不及于宋。而江东以全者。
实公之所为也。功最高。
位独以不副。克生良子。
能大厥家。太和元年
翱自庐以谏议大夫徵。路出于蔡。
元封泣拜。且曰。
先公之碑未树。教后嗣其果有辞俟也。
公不可听。乃铭曰。
公生十二。未壮家毁。
誓殄父雠。不怯勇死。
释官就军。焯有其勋。
擒凶盗平。威明显闻。
人谁不贵。孰胜其位。
由卑至巨。莫匪躬致。
宣疏土疆。报未功当。
是生后人。绍庆不忘。
再题常山峪行宫八景 其八 陵霞亭乾隆癸未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一
烟霞负带迥孤超,支父方回若可招。
赋读天台工体物,居然塞外赤城标。
击壤图 南宋 · 刘克庄
 押词韵第四部
昔闻华胥与净土,道释寓言非目睹。
此图物色皆华人,太平气象在里许。
竞披野服装束俭,旋泻薄醪(原作胶,据冯本改)盆盎古。
小姑丘嫂丑骇人,襁儿于背行伛偻。
峄桐泗磬未尝试,手持蒉桴叩土鼓
当时四(冯本作田)里安耕凿,百姓焉知有官府。
帝心犹不奈丛脞,欲以黄屋让支父
乌乎放勋去已远,朝野多事民愁苦。
腐儒未暇论秦汉,齐榷鱼盐鲁税亩。
舟鲛衡麓设讥禁,□若海神愁摘煮。
计臣各操享上说,祸先及农次(原缺,据冯本补)商贾。
南邻责(原缺,据冯本补)米借斗斛,西舍诛帛空机杼。
又闻更盼平□□,□□□□□官庾。
何况防秋羽檄急,□□□□选材武。
下乡卒毒(二字原缺,据冯本补)惨于蛇,坐衙官恶猛如虎。
十家九亡(原缺,据冯本补,卢本作空)村落静,存者鬼质身褴缕。
有时适野挑食,亦或(二字原缺,据冯本补,卢本作有时)逢场戴花舞。
(原缺,据冯本补)图茅屋晴窗下,偶然释耒一摩拊。
老农未知陶唐世(原缺,据冯本补),过予瞪视口谵语。
暮年憔悴欲移乡,借问此是何处所。
题东洋书屋卷 其一 明 · 王世懋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五 宫室类
遥闻支伯在沧洲,天外蓬壶似可求。
敧枕白云东尽处,惊涛一夜海门秋。